几十年来,不论是在邢台还是到石家庄后,因公去宁晋的次数不少。如果算上朋友私事,就更是数不胜数。自我感觉与宁纺的关系也不浅,对宁纺的当家人苏瑞广算是比较了解。但就像读一部好书、游览一处好的风景一样,每一次新的阅读和游历,都会有一种新的认识、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甚至是对过往认知的一种颠覆和升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市委组织部时第一次到宁纺参观调研,到今年正式退休,三十多个春秋过去了,我对宁纺的认知却一直在深化、在丰富、在提升。就像读《红楼梦》,每读一次,哪怕只是随手翻看几页,也能感受到某些过去未曾体验过的发现和启迪。就像喝泥坑酒,每一次品鉴,都会因为环境的不同,人员的改变,心境的差异,体会出不同的绵柔意蕴、甘冽醇香。这最新一次对宁纺的认识,需要从“宁纺五十年丛书”中的《宁纺管理格言》说起。
那一天忽然接到李瑛老大哥的电话,邀请我参加“省市作家宁纺集团采风行”活动,那份久违了的亲切感、归属感、回忆杀顿时淹没了我的身心、弥漫了我的脑海。
4月26日,坐在开往宁晋的大巴车上,心情超级清爽惬意。当再次走进宁纺办公大楼,看到熟悉的“讲人品、出精品”的标语,再次走进宁纺的厂史馆,看着展板上的“宁纺管理格言”,联系这些年来的身心体验,我竟被这些短短的语句吸引了,打动了。归途中,随手翻开由苏瑞广编著的《宁纺管理格言》,这一千多条格言,说是管理格言,其实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涵盖了从领导到人才,从学习到创新、从生产到安全,从修养到感恩,从团结到交往几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是一本教导人生的百科全书。
每一次到宁纺,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宁纺辉煌的经验是什么?苏瑞广成功的根源来自哪里?这几乎是一个无法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而且一个像宁纺这样的拥有5000多名员工,50多年厂龄的企业集团,一位拥有众多头衔,全国闻名的90高龄的企业家,他们成功的经验,成功的根源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几十条,成百上千条,都无法概括其全貌。况且,50多年来,探讨研究学习报道宁纺及其领导者苏瑞广的文字早已经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我想,这些被宁纺人写在墙上,编进书里,挂在嘴边,刻在心底的警句格言,当之无愧,应是助力企业和个人成功的重要密码。格言就是习惯,格言就是承诺,格言就是文化,格言就是精神,格言就是格局,格言就是胸怀。仔细品味宁纺的这些标语格言,你从中隐隐就能体会出他们这风风雨雨五十多年的奋斗与拼搏,苦难与坎坷,惊喜与荣光。
进入宁纺大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讲人品,出精品”这六个醒目的大字,而且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出现,几乎成为宁纺的标志性标语。这六个字绝对是企业的座右铭,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只有讲人品,才能出精品,要想出精品,必须讲人品。跟我们常常说的“要成才先成人”,“要做事先做人”异曲同工,一脉相承。翻开格言汇集,像这样阐明做人和做企业、做产品、做市场之间辩证关系的语句到处都是。“员工永远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要生产了不起的产品,先造就了不起的员工”,“人是公司最好的产品”“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危险品”等等。我们形容一个人的优秀和杰出,最常用、最基本的一条往往是用“人品好”来表述。一个人品好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值得信赖、富有责任感,靠得住,懂感恩的代名词,都是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知己好友,都是咱们交往、依靠、合作、托付的理想对象。其他的品质和优点,都是在好人品的基础上生根发芽长出的枝蔓,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如果人品不好,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旷世的才能,也会被人瞧不起,担不起大任,甚至会被人当作危险品,避之唯恐不及。从最初成立时二十多人的小厂,到后来几百人的大厂,到如今几千人的集团公司,宁纺人在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精美产品的背后,依靠的就是燕赵儿女勤劳质朴,忠厚实在,重诺诚信的极致人品。这其中就包括苏瑞广。
记得当年我初次到宁纺调研的时候,自己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毛头小伙,市委组织部的一位普通科员。而苏瑞广早已是大名鼎鼎的全国纺织系统和全省优秀企业家。企业也已经是常常被省领导视察、被国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明星企业。可只要我们到宁纺去,苏厂长总是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陪同我们下车间、进班组,该开会开会,该座谈座谈,耐心地解答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细致地给我们讲解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那时候,老苏已经年逾花甲,身穿一套浅黄色西服,精神抖擞,气质优雅。那神态,那步履,那股精神头,根本不像一位60岁的老人,更像是一个时髦干练,神采飞扬的小伙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潇洒、帅气。我们私下议论起苏厂长时,都说他比香港、台湾来大陆的老板更时髦、更洋气。几次接触下来,我们从他的举手投足当中,从他的言谈举止当中,深切感受到的是他对员工的爱,对企业的爱,对事业的爱,对家乡的爱。体味到的是他那份真诚、热情、担当和睿智,是沉甸甸的、实在在的人格的力量,人品的魅力,以及由人品人格所形成的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并由此激发出宁纺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拼搏力,意志力,创造力。反观当今社会,有多少所谓的创业者、企业家连基本的做人原则都不懂,做不好人品却异想天开想做出好的产品,任你一时半会儿做的风生水起、恶浪涛涛,到头来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终逃不过被市场无情抛弃,被消费者唾弃的悲惨结局。
说起苏瑞广,50年来与宁纺同呼吸共命运,执掌这么一艘行业巨轮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靠的是什么?我翻开《宁纺管理格言》“领导篇”寻找答案。“没有爱护,就没有拥护”“企业把职工当回事,职工才会把企业当回事”“不能给人撑腰,就不要往别人肩上压担子”“下属的任何失误,总有一半原因出自领导”……领导和职工,上级和下属,这对天生的矛盾双方在宁纺格言中就是这样的一种辩证关系。能够在这样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中工作生活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和骄傲啊。多少年来,我们见到过的不把下属不把职工当人看的领导太多太多了。不关心下属的成长进步,不关心下属的切身利益,不关心下属的生老病死,甚至连下属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命尊严都不放在心上,只顾自己养尊处优,颐指气使。有了功劳往自己手里捞,有了错误往下属身上推,出了事故从来不给下属撑腰,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遇到这样的领导,真是下属员工莫大的悲哀。这些高高在上的领导者们从来就弄不明白这样一些道理:好事不同下级争,难事就不用上级管;领导者的真正本事不在于亲自做成多少事,而在于能发动别人做成多少事;那些不为下属操心的人,下属肯定不会让他们省心;正因为下属的水平超过了领导,所以才显得领导更有水平;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上述这些道理,是苏瑞广和企业各级领导,还有宁纺人几十年做人做事经验的提炼归纳和总结。语言是那样的朴实无华,道理却是多少人一辈子悟不透、想不出、做不到、落不实的至理名言。有了这样通情达理、包容大度、胸襟开阔、虚怀若谷的睿智领导,必然会有成百上千勇于创新,敢于担责,无私无畏,勤奋敬业的职工紧随其后,无私捍卫和执着追随。有了这样的领导和职工、干部和群众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执着和勇猛,无疑就是筑起了一道能够抵御一切风霜雨雪、雷电狂风的铜墙铁壁,钢铁长城。
俗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梦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大心量方有大格局,大格局方成大气候。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心胸、格局、眼光。一家企业能做多强,同样取决于他的心胸格局和眼光。重读苏瑞广与宁纺这本浩瀚巨著,我不能像无人机一样,站在更高层次上俯瞰其全貌,更无法像在太空远观地球一样,发现其另一个角度的美丽与奇幻,但我能够从一些点点滴滴的微小事物入手,管中窥豹,品咂出另一种独特的滋味,欣赏到另一处美丽的风景,升腾起另一道别样的思绪。用来丰富我的视野,开拓我的思路,装点我的生活,启迪我的人生。
作者尚宝英,笔名阿英,马虎羊,1965年10月出生,邢台信都(原邢台县)人。历任中学教师,县、市、省机关干部,现退休。工作之余热衷读书写作,曾在报刊开办“生活絮语”“漫画世像”“艺海尚文”等栏目,发表时评、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数百篇。
电话:5858800
邮箱: 5858801@163.com
网址:http://www.ningfang.com
地址:河北宁晋县工业路113号